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孤寂好友 2025-02-11 科技报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始建于1992年的中策橡胶,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作为行业领军者,中策橡胶近年来营收均超300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就已达到了25.4亿元。

如此规模即便放眼全球,中策橡胶也是前十强的存在。有着成熟的业务模式、稳定的经营业绩,规模较大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策橡胶,符合主板的定位。

全球前十轮胎企业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策橡胶主要从事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轮胎产品的研产销,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高质量、高性能、绿色节能的多样化轮胎产品,是国内外销售规模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全钢胎、半钢胎、斜交胎和车胎等四大类别,分别适用于不同车辆类型及道路情况,其中全钢胎(主要应用于载重货车、长途客运车、工程机械车辆等)收入占比46%;半钢胎(主要应用于轿车、SUV、商务车等乘用车)占比34.55%。

中策橡胶拥有“朝阳”、“好运”、“威狮”、“全诺”、“雅度”、“金冠”、“WEST LAKE”、“GOODRIDE”、“CHAO YANG”、“TRAZANO”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依托强大且完善的境内外立体营销网络体系,旗下轮胎产品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远销欧洲、北美洲、非洲、东南亚以及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向一汽解放、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吉利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汽车等多家知名整车厂商提供轮胎配套产品。

中策橡胶也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朝阳”商标则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行业中,中策橡胶的地位斐然,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位列榜首,同时名列美国《轮胎商业》杂志《2024全球年度轮胎报告》评选的全球轮胎制造企业前十强。

数据显示,中策橡胶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6.01亿元、318.89亿元、352.52亿元、185.18亿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75亿元、12.25亿元、26.38亿元、25.4亿元;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6.19%、15.21%、19.35%、22.32%;

与玲珑轮胎(601966.SH)、赛轮轮胎(601058.SH)等国内大型轮胎企业相比,中策橡胶与主要竞争对手资产规模接近,但在生产及收入规模方面领先优势明显;与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全球前三强轮胎企业相比,公司在资产规模及收入规模等方面尚有追赶空间。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注重研发

资料显示,中策橡胶最早设立于1992年,至今已在轮胎行业深耕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研发与生产经验,其诸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 ,已融入大批量生产中,实现了产业化,属于成熟技术。而公司轮胎产品主要工艺环节也为行业成熟工艺。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为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中策橡胶投入不断,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2.06亿元、12.56亿元、14.01亿元、7.1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94%、3.94%、3.97%、3.84%。和国内同行相比,也是排位靠前。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策橡胶如今员工逾1.7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就约2800人,占比16%左右。多年来,公司全面引进各项专业技术带头人,深度提升公司科研技术能力内功。公司积极与多所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都有合作),通过引入外部人才,不断提升并完善公司的研发体系和能力,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理论,并将其广泛地运用到高性能轮胎的研发中。

近年来,中策橡胶自主研发了“315/70R22.5性能测试用标准测试轮胎”、“全钢丝子午无内重载卡车轮胎”、“全钢丝子午超级扁平化宽基载重拖车胎”、“低噪音轮胎系列”、 “超低滚阻轮胎”等较高技术含量产品。公司还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石化行业创新平台轮胎设计与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创新平台。 

目前中策橡胶主要在研项目还有“全钢子午线轮胎异型子口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高抗扭矩、高续航的电动轻卡全钢轮胎开发”、“超深花纹耐刺型工程轮胎的开发”、“新型合成橡胶应用技术开发(一期)”等,部分项目已试小批量生产。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综合来看,中策橡胶属于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符合主板定位。 

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

如今,新能源汽车正快速发展。

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我国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为31.6%,持续攀升。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新能源产业链在我国的全面落地,轮胎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中国轮胎企业可与海外轮胎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竞争。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相较于传统车企更追求性价比,整车降本压力大,在成本管控方面更为严格。国内轮胎行业龙头可发挥自身固有的性价比优势、服务优势,加强相关技术研发,深化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强化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界面新闻注意到,中策橡胶的近年半钢胎的成长很快。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销售数量分别4677.14万条、4920.13万条、6176.30万条和3315.50万条,销售金额分别为84.7亿元、92.42亿元、112.54亿元和63.78亿元,这正得益于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的能力。

在招股说明书关于“未来战略措施”的内容里,中策橡胶也明确要“充分把握新兴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市场,以该领域为契机实现中策品牌对国际知名品牌的追赶和超越”。

打造未来工厂标杆

“智慧生产”也是中策橡胶着重打造的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以及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在国内工业领域的发展,传统制造业也需要拥抱现代化科技,而中策橡胶便是积极探索者和践行者。

据悉,中策橡胶以数字化赋能企业“研、产、供、销”全产业链,与阿里云深度合作研发“中策-ET工业大脑系统”, 对公司在研发、生产、质检等产业链环节积累的大量信息数据通过大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手段进行分析,寻找最优参数推进,优化生产工艺。

比如在生产中,中策橡胶会应用“中策-ET工业大脑系统”来优化自身生产流程。该系统通过收集生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投料、温度、压力、电力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建立决策树模型,对生产工艺进行建模分析,从而得出最优工艺参数。目前,“中策-ET工业大脑系统”已在中策橡胶生产的炼胶、压延以及压出环节均有应用。而中策橡胶的现代化工厂,也系浙江省首批未来工厂之一。

有数据显示,未来工厂实现产品研制周期降低50%,生产效率提升300%,产品不良率降低0.8%,材料损耗降低30%,综合能耗降低5%,同规模产能用工人数减少三分之二。通过“中策-ET工业大脑系统”的不断自学习、自优化,公司产品的无硫料合格率以及加硫料合格率均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此番,中策橡胶计划募资48.5亿元投入到5个项目,其中预计投入17亿元的“高性能子午线轮胎绿色5G数字工厂项目”,即将新建绿色5G数字化工厂。

“在轮胎行业,通过传感、工业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建设,能实现集数据采集、传输、分析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改变原有的传统轮胎制造企业经验驱动的决策管理模式,依托多维度数据分析工具与智能算法,能实现从产品研发、工艺、生产运行、设备监控等的数字孪生,到最终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全流程信息化、全领域智能化的目标”,中策橡胶如此表示。

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年收超300亿元,“国内轮胎一哥”中策橡胶冲刺沪市主板》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