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谭天丨哪吒登顶,破除的几种迷思

玉渊谭天丨哪吒登顶,破除的几种迷思

巴拉拉 2025-02-09 财经报 15 次浏览 0个评论

2月7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市场票房榜。

就在2月6日,《哪吒2》刚刚位列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值得注意的是,《哪吒2》仅用8天5小时,就登顶榜首。现在,《哪吒2》还在不停创造着新的纪录。

玉渊谭天丨哪吒登顶,破除的几种迷思

为何这个顶着“黑眼圈”的“吒儿”,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

谭主利用大数据手段,对舆论场相关的讨论进行搜集分析,谭主发现,舆论场对于《哪吒2》的讨论,并不止于电影本身,它衍生关联的话题,有科技、经济……甚至还有中美关系。

这部电影,到底引发了大家怎样的讨论与思考?

特效,是《哪吒2》上映初期,舆论场最为关心的话题。

据统计,《哪吒2》全片有1900多个特效镜头,10000多个特效元素。

最能代表《哪吒2》特效水平的,是电影中妖族和阐教门人打斗的一场戏,在一个画面里,有超过2亿个角色。光是这个细节,后期团队就抠了一年半。

这样“死磕”的态度,也让观众成了《哪吒2》的“自来水”,推动着《哪吒2》的口碑一路暴涨。

大家之所以会如此振奋,是因为在这之前,我们的动画电影,同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小差距。

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排在一些国家电影票房榜榜首的,都是动画电影。

而动画电影,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特效。

电影特效背后的技术,和很多领域都是互通的。

在很多时候,特效拼的是硬件,是技术水平,是工业化水平。

当年,特效电影《阿凡达》的制作团队为了电影制作,专门搭了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的算力,可以和超算相比——对,就是那个只有大国才能搞的超级计算机。

特效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在制作过程中,美国的视效公司维塔工作室动用了3万台电脑共同工作,特效渲染时长达到4亿多小时。

全球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数迪士尼。

迪士尼的研发团队与麻省理工等诸多高校都有着密切合作,做一部动画电影,可能就会产出数篇学术论文。

有业内人士提到,过去一段时间,中国电影行业的科技意识相对落后。有些大场面,我们追求的是1:1复刻,在拍摄过程中,还要把这些场地炸掉。很多不必要的成本,就是在这样的操作方式下产生的。但这几年,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始广泛在电影中应用,这种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

创新与技术,更多地融入了我们的电影产业中。

《哪吒2》,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拿电影中妖兽身上的锁链来说。电影中有数百万条形态不同的锁链,为此,制作团队开发了自动化锁链工具。这一工具可以生成并解算曲线用来代替实际的锁链。

解算,是三维动画特效中的关键步骤。在这一过程中,软件会对特效元素进行复杂的物理模拟和计算,来生成逼真的视觉效果。

正因如此,饺子导演在描述《哪吒2》的制作过程时,用到的词是“研发”。

这样一个个细节,最终汇聚成了《哪吒2》。

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特别自豪地说道,《哪吒2》如果砍镜头,都是因为时长的压力才砍,而不是因为我们完不成这特效而砍。

而给饺子信心的,不光是一两个制作团队,而是一大群人。

2月4日,舆论场关于特效的讨论,从《哪吒2》本身,转到了动画产业以及电影工业体系

那一天,有人统计称,《哪吒2》片尾出现了138家制作公司。

由此,大家发现,《哪吒2》的优秀不仅是自己优秀,而是一个行业共同托举的结果。

玉渊谭天丨哪吒登顶,破除的几种迷思

知乎答主徐玮宏告诉谭主,100多家公司共同参与,涉及大量分包管理,需要标准化流程(如资产规范、软件兼容性)支撑。《哪吒2》的出现,反映出中国动画电影开始具备世界级的工业化程度。

《哪吒2》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满园春色”,这是超越《哪吒2》这一作品本身,更让人振奋的事情。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动画导演王雷:动画制作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in-house”(内部开发),就是从创意到制作都在自己团队内部完成,这些人长期是一个固定团队的成员。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像《哪吒2》这样的协作式,就是短时间内组织起巨大的产能,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迪士尼使用的就是“in-house”(内部开发)模式,这是因为他们发展的历史比较长,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体系和工作流程,所以这种巨型团队,都会像工厂一样,把每个流程嵌在每个环节中。

但“in-house”(内部开发)模式有个问题,就是惯性比较强,每次都会以比较刻板的方式进行操作。当市场变化比较大时,这种模式很难跟上变化。

而《哪吒2》采取的是协作式。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吕欣:国内动画行业近年来在三维引擎、虚拟制片、动作捕捉、AIGC以及大数据票房预测等前沿技术的深度应用,助力动画生产效能不断提升;敏捷开发模式的创新应用,也进一步促进了多部门、多角色之间的高效协作与快速迭代,为影片的创意实现与质量打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这个角度来说,《哪吒2》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

而这种模式,也许是中国动画乃至中国电影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谭主统计了这100多家公司的所在地,得到了下边这张表:

玉渊谭天丨哪吒登顶,破除的几种迷思

相关制作公司,北京有29家,成都有21家,上海有15家。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动画导演王雷:动画是人才密集型行业,无论是技术型人才还是艺术型人才,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学习。前几年动画行业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人才流失,很多人选择去美国、日本等一线的动画企业就业。要想留住人才,一要靠政策,二要靠生态。

北京,一直是动画人才聚集最多的地方。成都,是如何做到和北京“并驾齐驱”的呢?

谭主了解到,成都一直有一批做动画的从业人员,此前,这些从业人员只能靠着“外包”接活的方式生存,他们接过包括页游在内的各种项目。

而像哪吒这样能够牵头的大项目,将这些人逐渐聚集起来,成都也得以逐步形成动画创作的生态。

这背后,也有着成都本身的支持。

动漫游戏,是成都八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写入了成都的“城市建设规划”。去年,成都召开了一场关于动漫游戏产业的座谈会,会上,相关企业就明确表示,成都相关行业的人才匮乏,并且在招聘时,还需要和其他大厂竞争。企业们希望成都市政府能够给予人才招引支持。

在场的成都各部门的负责人,当场就做出了回应和回复。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个细节,让成都拥有了一个个相关的产业体系。这样一个个成熟的产业体系,最终汇成了一整个电影工业体系,孵化出了一个这样的哪吒。

去年,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出现了一些瓶颈,舆论场也出现了一些看衰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论调。在这些议论中,改变,也在悄然发生。

而《哪吒2》的出现表明,我们电影行业的从业者,能够制作出好的电影,而我们的消费者,也愿意为这些好作品买单。

这,是《哪吒2》带给我们最大的信心与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玉渊谭天丨哪吒登顶,破除的几种迷思》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