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谢自 2025-02-07 简单报 9 次浏览 0个评论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

中国进一步加强对关键矿物的管制。

2月4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公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具体涉及仲钨酸铵等25种稀有金属产品及其技术。

同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对钨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应询答记者问时表示,上述政策于发布之日起正式施行。对钨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钨等相关物项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坚定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根据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依法对特定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该发言人称,此次增列相关物项,体现了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有利于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有利于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有利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出口符合相关规定的,将予以许可。

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钨、碲、铋、钼、铟属于战略小金属,在光伏产业、医药、钢铁工业、半导体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界面新闻查询去年11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了解到,此次新增设的两类物项是国内首次进行出口管制。

上述公告指出,钼相关物项包括钼粉——用于制造导弹部件的钼含量(按重量)大于等于97%、颗粒尺寸小于等于50×10-6m(50μm)的钼及合金颗粒。

钼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金属光泽。钼的熔点极高,约为2620℃,是熔点最高的金属之一,沸点为4612℃。这一特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

根据国际钼协会(IMOA)数据,2021年全球82%的钼消费以钼铁形式应用于钢铁行业,应用终端包括油气开采、汽车、机械工程、交通、建筑等领域。

钼粉是一种粉末状态的过渡金属钼,具有高熔点、高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特性,在钢铁工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化工工业、机械制造和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上海有色金属网分析师焦佳妮对界面新闻表示,2024年中国钼产品出口总量约4.3万吨,其中钼粉出口量为287.7吨,在钼出口量中占比较小,因此此次管控对整体钼市场影响不大。

从出口国家看,2024年中国钼粉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美国、俄罗斯、韩国和荷兰,占总出口量的98%左右。其中至日本的钼粉出口总量约为160.8吨,占比56%;至美国的钼粉出口总量约为59.4吨,占比21%。

界面新闻查询亚洲金属网数据显示,日本去年1-11月钼粉进口量为235.09吨,无出口数据;美国2024年1-11月钼粉进口量为74.85吨。

由此计算,中国出口至日本的钼粉,约占其进口量的六成多;出口至美国的钼粉,占其进口量近八成。因此,此次管制将对日本、美国的钼市场影响较大。

2024年,国内钼粉均价为43.18万元,同比下跌10.8%。2月6日,一级钼粉(规格:Mo≥99.95%)价格为415-423元/千克,二级钼粉(Mo≥99.90%)为405-413元/千克,较前一日无涨跌。

根据上述公告,管制的碲相关物项包括金属碲、碲化镉、碲化镉锌、碲化镉汞。

碲是一种银白色带金属光泽的固体,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热导率。按产品形态可分为单晶碲锭、多晶碲锭和精炼碲锭等。

在应用层面,全球碲的消费量占比估计为:光伏行业40%,热电生产行业30%,冶金工业15%,化工橡胶行业5%,其他行业则占10%。

其中,碲化镉多晶为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碲含量约占据碲化镉材料重量的53%。该类电池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据上海有色金属网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碲平均价格为577元/千克,较去年同期582元/千克同比下降1%;2023年均价同比上涨22.4%。2月6日,碲(规格:碲含量99.99%)价格为670-680元/千克,较前一日无涨跌。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金属碲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金属碲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碲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在全球金属碲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稀散金属分会统计,2023年全球碲产量不到1200吨,其中中国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

中国金属碲的生产较为集中,广东、湖南、江西、河南为主要产区。

在进出口方面,中国金属碲市场呈现出一定的贸易顺差。近年来,随着中国金属碲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建立,中国金属碲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扩大。

2023年,中国对外出口碲化镉约1200.85吨,碲含量约600吨,碲金属出口量经计算后约不到600吨,总出口量约为1200吨碲金属量。

这意味着2023年中国对外出口的碲金属远超国内产量。

界面新闻查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出口碲化镉约1223.36吨,同比增长1.87%。

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制图:田鹤琪

马来西亚、越南、印度为中国碲化镉主要出口国。去年,中国碲化镉出口至马来西亚456吨,占比37.27%;越南450.27吨,占比36.8%;印度304吨,占比24.85%;德国13.09吨,占比1.07%;美国2千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金属碲行业在高端领域仍面临一定的进口依赖。部分高端金属碲产品和技术仍需从国外进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金属碲行业的发展。

因此,加强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提升高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中国金属碲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涉及钼金属的上市公司有金钼股份(601958.SH) 、洛阳钼业(603993.SH)等。

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制图:田鹤琪

根据金钼股份最新业绩快报,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5亿元,同比增长17.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3.18%。

该公司称,受钼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跌影响,其盈利同比略有减少。

洛阳钼业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142亿元,同比增加55.15%-72.12%。

该公司2024年业绩同比大幅上升的原因是主要产品铜钴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叠加铜产品价格同比上升、降本增效等措施效果明显。

涉及碲金属的上市公司有铜陵有色(000630.SZ) 、云南铜业(000878.SZ)、江西铜业(600362.SH)、豫光金铅(600531.SH) 恒邦股份(002237.SZ) 、驰宏锌诸(600497.SH)、 株冶集团(600961.SH)等。

另据上海钢联统计,针对铋、铟两类物项的走势,目前市场看法不一。

一方面,出口管制措施可能会提升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从而推高市场价格;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国内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风险增加;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两用物许可证申领顺利,出口顺利恢复,价格依旧由供需主导。

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制图:田鹤琪

去年,中国针对战略小金属出台了多项政策。

2024年8月,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锑、超硬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024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禁止外商投资稀土、放射性矿物、钨勘查开采及选矿等领域。

2024年12月,商务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密码局发布公告,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或军事用途出口;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五矿证券研究报告显示,从中国供给占比来看,钨、铟、镓、稀土、镁和锗为中国绝对优势品种。中国储量占比超50%的金属主要为钨、铟、镓等;中国产量占比超50%的金属为钨、铟、镓、稀土、镁和锗。

五矿证券称,海外对中国的镓、镁、锗、稀土和锑的依赖度较高,从大到小依次为镓、镁、锗、稀土、锑、钨、铟、钼。从美国净进口对外依存度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稀土、镁和锗的依赖度较高。

在投资机遇方面,中信建投指出,随着供给强刚性、需求受益于产业巨变以及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出现,战略金属的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近年来,锑、锗、锡、钨、钼等战略小金属通常面临更高的资源稀缺性,且由于常年过度开采,资源储量减少、品位下降的情况日益突出。

面对全球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以及国内的制造业升级,小金属需求迎来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将开启战略金属需求的新周期。

中金公司也认为,小金属的供应增速系统性放缓,供应集中度提升,而海外供应增量有限。同时,新兴需求如新能源车、光伏等方兴未艾,传统需求也有望受益于稳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地。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提升战略小金属“安全库存”的需求日渐迫切。贸易摩擦带来的供需割裂也值得重视。中金公司预计,小金属价格在全球供需抽紧和低库存的背景下有望进一步推升。中国优势小金属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行业龙头的配置价值显著。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战略小金属博弈升级,国内首次管制碲、钼出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