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丰解读巴菲特股东信:押注日本商社实则押注全球化资产

陈凯丰解读巴菲特股东信:押注日本商社实则押注全球化资产

范三覃 2025-02-23 财经报 33 次浏览 0个评论

  新浪财经北美站 康路

  2025年2月22日上午,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了最新的股东信,这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的第60年。滙盛金融首席经济学家,纽约大学兼职教授陈凯丰对新浪财经分享了对股东信的解读,并讨论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企业管理风格以及对全球经济的看法。

  陈凯丰表示,股东信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巴菲特讲述了2005年伯克希尔收购房车公司 Forest River 的过程。6月21日,巴菲特通过介绍认识了该公司的 CEO 皮特·里耶格(Peter Liegl),并在7天后与其见面。双方在没有律师、会计师或投行介入的情况下,直接敲定交易,甚至连 CEO 的薪资也一并谈妥。陈凯丰认为,这个案例展现了巴菲特一贯的投资风格——简洁高效,基于信任与尊重。陈凯丰表示,这种交易模式如今已极为罕见,巴菲特的交易风格属于“老派”做法,信任自己的直觉,也尊重对方的报价,而非过度谈判或依赖顾问机构。

  对于巴菲特在信中特别提及“希望美国能保持货币稳定”的言外之意,陈凯丰认为,可能是对未来美国基本价值观的担忧。巴菲特经历了二战后的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美国通过自由贸易、低关税、全球分工合作,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石的经济秩序。巴菲特在担心今后的美国,和他成长的美国是否会不一样。这可能是他强调货币稳定的原因之一。

  在业务侧,陈凯丰注意到,伯克希尔2024年旗下 189 家全资控股公司中,有53%出现了利润下滑,但保险和能源板块表现强劲。保险业务受益于保费上涨,虽然赔付增加,但盈利能力提升。能源业务则因油价上涨及太阳能、风能发电收益增加而增长明显。巴菲特在能源领域的投资持续加码,将公用事业公司的持股比例由92%提升至100%。铁路和制造业板块的停滞,反映了伯克希尔业务结构的变化,能源和保险恢复成为利润中心。

  在投资侧,陈凯丰注意到伯克希尔最大的变化是在减少美股持仓,认为估值太贵,但正在增加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并增持公共事业类资产。此外,巴菲特继续加码日本公开市场。

  对于巴菲特从2019年开始投资日本五大商社,并在股东信中明确表示希望继任者 Greg Abel “持有几十年”的深意,陈凯丰强调,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资并非看好日本本土经济,而是看好这些商社的全球化布局,涵盖农业、矿产、电信等多个领域。他表示,巴菲特在日本借入日元债务,将其换成美元再投资,相当于做空日元,并从这些商社获得的8亿美元分红也全部换成美元。这表明,尽管巴菲特看好这些日本企业,他并不认为日本经济整体向好。

  2024年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的 60 周年。陈凯丰回忆,自己在大会上结识了许多伯克希尔旗下子公司的 CEO、巴菲特家族成员,以及曾拍下巴菲特午餐的投资人。他还提到,过去巴菲特曾与芒格、比尔·盖茨等人一起接受访谈,但随着年龄增长,巴菲特的公开活动逐渐减少,现在主要依靠高尔夫球车代步。

  面对“如果今年有机会和巴菲特交流,您最想问他什么”这一问题,陈凯丰表示,他最想问的是:如今芒格已经离世,巴菲特现在最信任的人是谁?过去,芒格是巴菲特的重要顾问,现在他遇到问题时会向谁请教?这一问题不仅关乎巴菲特的个人决策,也涉及伯克希尔的长期管理架构。在未来的继任计划中,谁将成为巴菲特的核心智囊,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附对话实录(有精简):

  新浪财经:今天早上巴菲特刚刚发布了最新的股东信,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点可以分享?

  陈凯丰:这封股东信总共有150页,其中17页是巴菲特个人撰写的分析,剩下的是财务报表等内容。我每次阅读他的股东信都会有新的收获,虽然很多内容是相似的,但每次都会有新的东西。这次有几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

  他在信中提到了房车公司 Forest River 的收购案例,这让我觉得很有意思。2005年6月21日,巴菲特通过介绍认识了 CEO 皮特·里耶格(Peter Liegl),看了公司的情况后觉得不错,就做了一些调查,比如询问了一些行业相关人士。

  仅仅7天后,也就是6月28日,巴菲特就约皮特见面,皮特带上了妻子和女儿,他们四个人面对面谈交易。整个过程没有律师、会计师或银行家介入。皮特报了一个价格,巴菲特当场同意,连工资也一并谈好。皮特表示,既然巴菲特自己每年只拿10万美元的工资,作为他的老板,他也不能拿得更多,于是也决定每年只拿10万美元。交易就这样顺利完成。

  这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巴菲特的交易风格——极其简洁高效,同时也尊重对方的定价。这种方式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下已经很少见了。

  新浪财经:听到这个故事,我挺惊讶的。我们知道,巴菲特当年收购 内布拉斯加家具城 时也是类似的操作,直接与创始人谈妥,没有复杂的尽职调查。但家具城毕竟在奥马哈,他对这个生意非常熟悉。而房车行业他并没有长期接触,仅仅见了一次面就决定收购,确实很特别。

  陈凯丰:是的,巴菲特的风格就是如此。他信任自己的判断,同时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这种交易方式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我认识的伯克希尔旗下高管也会提到,每年的奖金自己提,巴菲特只会回复“同意”。

  新浪财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在信中提到伯克希尔每年缴纳的税款,甚至列出了具体数字。他说伯克希尔缴纳的税款占到全美的5%,等于2024年平均每20分钟就要给美国国税局寄100万美元的支票,全年不停,还没有交完。虽然市场上大家都在讨论AI或是科技公司,但交税的额度也能看出伯克希尔在美国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陈凯丰:是的,巴菲特过去也提到过缴税的问题,虽然没人喜欢交税,包括他自己,但他一直强调伯克希尔会遵守税务义务。他甚至提到,有税务顾问建议他把伯克希尔的总部搬到低税率地区,比如百慕大、爱尔兰等,这样可以节省数百亿美元的税款。但他选择不这么做,坚持把公司留在美国,并愿意支付高额税款。

  新浪财经:不过巴菲特说完自己的成功依赖美国奇迹之后,特别提到希望美国保持货币稳定。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是在表达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担忧,还是更深层次的意思?

  陈凯丰:我认为他是在表达对美国经济未来基本价值观的不确定性。他成长于二战后的全球经济体系,在那个体系下,美国通过自由贸易、低关税、全球分工合作,建立了以美元为基石的经济秩序。他在担心今后的美国,和他成长的美国是否会不一样。

  新浪财经:所以,他强调货币稳定,是在担忧未来的美国的基本价值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陈凯丰:没错,实际上今天如果大家观察一下,有个美国主流媒体特别提到的,今年巴菲特的股东大大会年报上面没有DEI(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这个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变化,过去几年美国大公司年报都有DEI的部分,花旗银行也废除了DEI,这是整个社会在发生变化。

  新浪财经:我们也都处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看下业务表现,今年伯克希尔旗下189家全资控股公司中,有53%出现了利润下滑。是不是公共事业、铁路、制造业板块,增长遇到了瓶颈?这是否说明伯克希尔的多元化布局正在出现松动?

  陈凯丰:是的,2024年对伯克希尔来说,业务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今年盈利主要来自于 保险和能源。其中,保险业务的收入和利润都大幅增长,主要是因为保费上涨,而赔付虽然增加,但整体盈利能力更强。能源板块也表现很好,得益于油价上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收益增加。

  但另一方面,铁路和制造业基本没有增长,甚至停滞。这些业务以前是伯克希尔的重要支柱,但如今增长受限,确实是个挑战。伯克希尔正在加大对能源领域的投资,比如增持公用事业公司的股权,将原本92%的持股比例提升到100%。这反映了巴菲特对能源行业的长期看好。

  新浪财经:在投资端,仍然是伯克希尔的最大持仓,但他在2024年对苹果进行了减持。去年您在新浪财经的中美投资人酒会上提到,巴菲特通常会比市场领先2-3个身位,比如2023年开始提到和 AI,2024年则预警 AI 相关的投资风险。从他最新的资产配置来看,您有什么新的解读?

  陈凯丰:他的操作很明显,就是认为美股估值偏高,所以在减持股票。但是,他增持了 未上市公司的股权,也就是通过私募市场进行投资,而不是公开市场,特别是公共事业板块。此外,他对日本市场的公共市场也在增持,只是减持了美股。

  新浪财经:他在2019年开始买入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这次他特别提到希望继任者 Greg Abel “持有几十年”。巴菲特很少这样明确表态,他为什么对日本的押注如此有信心?

  陈凯丰:其实巴菲特买日本商社,并不是押注日本经济,而是押注这些企业的全球化布局。我最近在看一本书《Money Trap》,讲日本孙正义的故事,不管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资也好,还是软银在全球投资也好,日本企业的全球化是非常厉害的,就是巴菲特在买日本商社的股票,并不是在投资日本,而是在投资于全球化。也就是说他投资的是日本商社在全球的资产,包括比如说在各国的农场,包括矿产资源,电信,互联网基础设施等等。他在日本的投资其实代表他对全世界的投资问题,

  新浪财经:所以,大家读经不要读岔了。我看有些会总结成“押注日本经济”。但包括他投资的商社,主要盈利来自海外市场。

  陈凯丰:年报也提到巴菲特不断在日本融资的,也就是说借入日元的债券,然后把日元换成美元再投资,所以它在日元的债券是负的。他还提到了会把日元换成美元,其实就是做空日元是吧?已经赚了23亿美元。如果说他看多日本经济,他不会去做空日元的。再比如说,巴菲特从日本商社投资中去年拿了8亿多美元分红,他也全都换成美元。也就是说他是看多这些日本企业的股票,但是我不认为他看多日本,反而他对日本经济应该是不是很看好。也就是大家如果买日本的股票或日本的房产,记得要做空日元对冲下的汇率风险,否则的话贬值是很厉害的。

  新浪财经:今年是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60周年。您已经参加股东大会十几年了,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画面?

  陈凯丰:我最难忘的是我第一次参加股东大会,大概是15年前。当时巴菲特上台时,左右各有五位类似 NBA啦啦队员,和他一起踢腿,从体育馆一侧跳上主席台。他已经80多岁了,但仍然非常有活力,那种画面至今难忘。

  股东大会不仅是听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更是一个结识全球投资人的绝佳机会。我在那里认识了很多后来在工作上产生联系的人,比如伯克希尔子公司的 CEO、巴菲特家族的成员,还有过去拍下巴菲特午餐的投资者等等。

  另外一个画面是巴伦周刊的Andy Sewer当时在采访巴菲特的时候还帮我提过一个问题,我的问题也被打在大屏幕上,问的是对全球投资的看法。当时会前会后,巴菲特会有很多单独的采访,比如他会跟芒格、盖茨一起坐在高脚凳上接受采访,大家可以围观看。但需要起很早,比如东部时间5点多就要起床,然后围观的人可以去和高管合照,问问题都可以,现在都不做了。他现在95岁了,不像以前可以到处走。现在他经常是坐高尔夫球车来回转。

  大会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公司CEO都会现场来的,一般大家会有很多自由的交流等等。其实后来有些人都有些联系,这也是为什么我鼓励大家去股东大会,因为在股东大会上不光巴菲特本人能见到,还能见到其他的很多很有意思的人,就是偶遇。

  新浪财经:如果今年有机会和巴菲特交流,您最想问他什么?

  陈凯丰:我最想问他,如今芒格已经离世,他现在最信任的人是谁?他现在碰到问题找谁去问,因为所谓的每一个这种成功人周围都有一个小圈子,这些人是对他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我现在非常好奇,巴菲特现在周围哪些人是对他是最有帮助的,或者他最信赖的是哪些人?

  新浪财经:因为之前芒格是他的一个类似保险杠一样的存在,如果巴菲特比较激进,芒格会在旁边说不行。今年股东会也会取消放电影的环节。我就在想会不会因为是芒格离世了,所以他就觉得那个环节索然无味,因为之前都是他跟芒格两个人一起搞怪,参演电影。

转载请注明来自创新模拟,本文标题:《陈凯丰解读巴菲特股东信:押注日本商社实则押注全球化资产》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
网站统计代码